- 陈璟文;
<正>设计灵感来源于夕阳下的海浪形态,试图描绘夕阳西下,海面跃动着海浪,翻滚起舞,洒下波光粼粼的动态之景。作品核心元素和造型展现浪花,选用银白色、蓝色、深蓝色丝线渐变,表现海浪飞溅而起的自然状态,边缘辅以单层金色丝线,表现海面黄昏时洒下的粼粼金光,突出表现作品整体意境。耳坠主体丝线处间落点缀小米珠,自然灵动,表现浪花溅起的白色水滴,抽象写实。作品的耳钉处设计经典圆饼造型,并以馒头珍珠点缀,简约大方。
2025年02期 No.190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陈璟文;
<正>作品灵感来源于鸢尾花与重出六瓣花的造型,遵循自然花朵三瓣或六瓣原则。花芯选择4.62ct胖水滴弧面形炫彩白欧泊,突出花朵的梦幻表达。花芯旁边簇拥粉色花瓣,呈内扣姿态包裹花芯,体现含蓄内敛、兼容并蓄意味。粉色花瓣外围簇拥蓝色丝线作花柱,并孔镶小米珠作柱头,丰富作品表现形式。选择与生物学花朵不同的生长形式表达,提升作品趣味性,凸显自然之美。外围绽开花瓣,模拟鸢尾花花瓣造型,慵懒舒展、恣意盛放,选用首饰创作中最为简约的银白色,与中间繁富的色彩形成反差,平衡整体的色彩搭配,使作品艳而不俗、繁而不赘。
2025年02期 No.19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马琪贵;
<正>《花草》系列盘扣首饰以“花草”为主题,将花卉的柔美转化为可佩戴的艺术品。八件作品涵盖压襟、胸针、发簪等多种形式,如“紫藤花胸针”以盘扣技法再现垂坠花串,“荷花压襟”通过层叠丝缎表现花瓣的舒展之态。设计上注重平面图案的提炼,如兜兰压襟以对称盘结勾勒花瓣轮廓,合欢花璎珞则以羽毛模拟花丝轻盈。色彩上运用植物本色——藕荷、鹅黄、黛绿等柔和色调,搭配珍珠、玛瑙、琉璃等点缀,凸显自然生机。工艺上融合盘扣的“编、盘、镶”技法,使每件作品既可作为服饰点睛之笔,亦能独立成饰。系列通过传统手工艺与自然美学的对话,传递东方雅致的生活美学。
2025年02期 No.190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马琪贵;
<正>《梅兰竹菊》系列盘扣发簪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画中植物的形体美。由于传统盘扣源于旗袍中的扣子,多数以二维或者二维半的形式出现,我在设计之初为了探索和表现盘扣的更多可能性,首次创新以三维的形式出现,加入了缠花、绒花发簪的表现形式,旨在探索盘扣更多的可能性。中国画中讲究作品的意境美,我在设计时为该系列作品选择了绿色系的盘扣条,借此突出作品整体的清雅脱俗的美感。在作品细节呈现的过程中,为保证饰品的精致度加入了细节的刻画和表现,如植物纹路的绘制,玛瑙、太湖石造型的雕件,珍珠、铜丝和银丝的使用。
2025年02期 No.190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阮思羽;
<正>流星又被称为愿望之星,据说对流星落下的方向许愿,愿望就会成真。因此作品以狮子座流星群为设计主题,定格捕捉流星,希望忙碌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时间都能欣赏这片刻美好,有向美好生活出发的勇气和挑战的力量。设计以切割的青金石做被流星划过的芒星点点的夜幕,点缀珍珠作为点点繁星。璀璨的钻石构成绚烂的流星。而这万千星光聚集交汇于流尾上,形成了活泼生动的四芒星。作品既是定格美好画面,同时也是“追光”,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2025年02期 No.190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 阮思羽;
<正>“印”是每一个珠宝人静心伏案设计挑选、执模细修,指尖摩挲珠宝留下的纹迹;“印”是湖面平静,投石问路,一个个珠宝人用绚烂宝石投掷出的星光点点的层层涟漪。作品主体以抽象提取出的指纹元素凝聚指尖,轻轻捻取一枚绿色宝石仿佛在细细打量,又或是欣赏感叹。在中国珠宝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有多少璀璨的宝石被如此珍视的捧起,最终成为令人惊叹的艺术佳作。而指纹造型与波光粼粼的纹路结合,使得晶莹剔透的宝石呈现出即将掉入水波的姿态,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经过珠宝人不断修饰琢磨的终极美将掀起人们心中的万千涟漪。
2025年02期 No.19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阮思羽;
<正>城市形象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的城市特色文化,使城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迷人景象。因此,如何从珠宝设计中传播城市文化,向更多的人展示城市映像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整套首饰为耳饰项饰两件套,以熊猫的黑白配色为主要基调,点缀橙黄的竹叶,调节画面黑白的沉闷,在闲适的同时也不失轻快的氛围。在整体结构上,耳饰做流苏造型,用黑珍珠悬吊柿蒂纹窗花映出交错的竹节剪影,下坠流苏做竹影的延伸,其间点缀方形黑钻,意指熊猫在竹林中怡然自得的从容场景。而项饰则选用一个较为具体的熊猫头形象做抽象轮廓提取,以竹节和黑色珐琅釉勾勒出兽头,在中间的竹影中用黑白钻石相间衬出兽眼和鼻头。
2025年02期 No.190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阮思羽;
<正>整套作品包含项饰、耳饰、胸针三件饰品。作品纹样构思主要提取远古彩陶中流行的旋涡纹样。这种漩涡纹起源于原始先民对水涡旋转运动的观察,通过具象概括为抽象得来。设计以珍珠作为漩涡纹核心,象征着在磨砺中凝练而成的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的流线中连绵延续,温润内敛又愈发璀璨。整体造型围绕珍珠而展开延伸,用流动的线条左右链接,绘制出繁复多变的旋转纹样,点线面搭配体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和运动感。通过漩涡纹造型的左右排列设计使得的两侧纹样最终交汇于中间黑珍珠,组成了类似于眼眸造型的主体。
2025年02期 No.190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温紫含;
<正>在这组以蝴蝶梦境为主题的设计中,通过超现实的色彩组合与解构的形态语言,探讨虚无主义的哲学内核——存在的短暂性,意义的消解以及美的虚幻本质。
2025年02期 No.190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温紫含;
<正>系列之一《尘封》:女孩们在含下甜蜜的谎言后,是否真正遇见了童话中的王子,过上了理想的生活?一切仍然未知,唯有尘封的谎言可以揭示答案。系列之二《甜蜜》:这组作品,以儿童戒指为载体,象征女孩们对爱情的纯真与憧憬。砂糖颗粒的甜美,代表着童话故事中对婚姻的理想化描绘。然而,砂糖本质上是易碎的,它最终会融化,留下一片空虚与苦涩。
2025年02期 No.190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温紫含;
<正>通过3D雕刻和水性喷涂技术,作者打造了四件形态各异、尺寸独特的植物主题戒指,命名为《指上盆栽》系列。该系列的设计灵感源自自然界中三种代表性植物——兰花、龟背竹和百合卷丹。这些植物各自拥有独特的形态与纹理,分别象征着优雅、坚韧与蓬勃的生命力。在3d雕刻过程中,还原每种植物的自然形态,借助3D打印技术,成功实现了复杂植物结构的精细呈现,使每件作品都像一个个微缩的盆栽。采用多层次的水性喷涂技术,为每一枚戒指赋予了植物的自然色泽,同时确保色彩持久鲜艳,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2025年02期 No.190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杨浩然;
<正>系列之一《共舞》:眼睛是明亮,是深邃,是抵达内心的星辰。也是接纳宇宙的湖泊。眼睛也是爱情的器官,主要功能是顾盼和传情。《共舞》是一件以“眼睛”为核心意象的胸针吊坠两用珠宝。专为钟爱蛇类文化的情侣定制创作。作品通过蛇与眼睛的共生造型,揭示亲密关系中凝视与共生的诗意联结,将自然生灵的形态转化为承载爱意的无声语言。
2025年02期 No.190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阚凤岩;朱白雪;
<正>“解构”是一种颠覆传统的珠宝设计理念、审美观念和设计原则,在造型、材料、色彩等层面上实现“解构”,赋予婚嫁饰品全新的生命力。从文化价值上,用花卉图案,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等达到文化上的寓意;从审美价值上,花与叶子的仿生造型,古今适用;从整体效果组合上,繁花似锦的“繁”体现在整体的造型上的量满足婚嫁的仪式感;从造型元素上,整体造型可拆解成单体造型,单体造型可继续拆解成第三层级也可组合新的造型,结构上可繁可简。解构主义的婚嫁饰品多功能项链,在婚嫁特定场合可以整体佩戴,每一朵小花都可以映射出主题氛围感,拆下小花朵和叶子部分,可以组合成别致的胸针;花朵的花瓣可以单独呈现作为吊坠;
2025年02期 No.190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姜楠;
<正>《光影细诉》灵感来源于新中国革命史和电影胶片。中国革命史是一部光辉史,值得铭记的一幕幕就如电影镜头一般在历史的长廊上循环放映。作品设计即以此为理念,把这些元素具象化的结合在一起,传达“勿忘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作品以电影胶片作为主体,其上以代表铭记的勿忘我(紫草科勿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进行点缀,并配以红色飘带环绕其间,最下方坠着一颗金光闪闪的五角星。胶片上用冲锋号、煤油灯、行军水壶、手表、英雄勋章、和平鸽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元素,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艰难与不易。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非遗螺钿工艺,黑蝶贝珠母贝绚丽的晕彩像浓缩的一幕幕画面,镶嵌在电影胶片形状的主体框架中。
2025年02期 No.190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 车欣雨;李潇;常硕;
<正>以鲁迅、梅兰芳、郭沫若故居为主题,不仅有面向儿童的戏曲场景的积木,也有年轻人喜欢的精美手串和趣味表情包,还有面向大众的手机壳、书签、马克杯等多种文创。为顺应当下流行趋势,还设计故居印章供游客集章,更将丰富文创装入盲盒。作品寓意:鲁迅故居文创象征着他以文字为武器,唤醒民众,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激励当代青年勇于担当,不懈探索;梅兰芳故居文创寓意鼓励青年人在继承中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郭沫若故居文创激励着青年一代,用文字记录时代,用艺术点亮心灵。
2025年02期 No.190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肖珂;
<正>本作品系列以齐白石故居内的海棠花和字画为灵感,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打造出发簪、耳饰、茶垫和书签等精美作品。发簪、耳饰和书签的设计围绕齐白石笔下的海棠花展开,花瓣的细致雕刻与优雅造型相得益彰,如同盛开的海棠花,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美好,巧妙地将自然的柔美与艺术的精致结合,寓意花韵四溢,春意盎然。书签采用金属镂空设计,别致精巧。发簪和耳坠则选用琉璃,展现出独特的光泽与质感。
2025年02期 No.190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王悦;
<正>智艺京华文创系列围绕“数智北京”主题,巧妙融合科技与北京民俗文化,突出北京人在智能科技生活中的快乐与健康理念,展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发展。作品一:骨传导棒棒糖,通过颅骨振动传递声音,造型灵感源自京味舞狮头,内置不同颜色款式,提供京歌、京戏的同步味觉与听觉享受。作品二:旋转折叠灯采用杜邦纸制成,耐撕且环保,灯笼样式展现北京春节舞狮的欢乐场景,方便携带。
2025年02期 No.190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于欢;
<正>正如“事物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经历曲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所说的那样,我们国家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循着“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提出困难,再解决困难”这个步调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的。这件作品的灵感就源自于此。未完结的问号与象征无限的克莱因瓶意象发生碰撞,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永远在前进、永远不会止步不前,而中间红色的锆石则意味着: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样,我们也终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2025年02期 No.190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